2024年5月23日,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這一背景下,智電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高效光伏發電循光組件,團隊學生成員在胡展碩、封皓瀚、郭振華、李雅澈等幾位學生核心成員的帶領下,作為第一發明人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7項目,通過國家權威核心查新機構科技查新兩項,研發出裝置實物模型,并通過270余次測試。有效解決了常規光伏組件光電轉化發電效率提升突破難得行業難題,為綠色能源發展注入創新動力。
近年來,光伏發電因其清潔、可再生的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居民生活、工業生產等領域。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光伏組件常因循光效率低、發電效率顯著降低。據統計,全國光伏產業因陰影遮擋造成的發電效率損失高達20%-30%,嚴重制約了光伏技術的推廣與應用。
針對這一難題,智電科研團隊經過長期攻關,成功研發出高效發電的光伏組件,通過三大核心技術突破,顯著提升了光伏系統的穩定性和光電轉換效率。
項目學生團隊及研學弘電指導教師團隊依托多家國家電網行業企業及具有電力行業背景的沈陽工程學院、東北電力大學等業內高校,在該領域取得多項技術突破,并承擔多個企業技術攻關子項目科技研發工作。
團隊創新性地應用七點循光技術,應用延遲源語算法將超級電容與光伏組件結合,均衡光伏陣列各行輸出,將光伏轉換效率有效提升8%—10%。
同時該團隊研發的監測系統可實時監測光伏系統運行狀態,智能診斷故障,大幅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智電科研團隊表示,未來將積極對接行業需求,借助國家政策支持,推動光伏技術與電力、石油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團隊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這項技術能真正服務于社會,讓綠色能源更高效、更穩定地走進千家萬戶。”
此次大學生團隊的創新成果,不僅展現了青年科研力量在新能源領域的突破,也為我國節能降碳行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標志著光伏產業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邁出重要一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