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在35千伏定安變電站,海南電網檢修分公司海口化學試驗班班員戴著口罩,熟練地將泄油閥打開,釋放掉一些主變壓器油后,繼續收集油樣。這一天,他們跑了5個變電站,將所有的油氣收集好后,集中帶回試驗室進行化驗。
“我們通過化驗油樣,為一臺臺體積龐大的主變壓器搭脈問診,消除供電隱患。”由8位電力員工組成的海南電網檢修分公司海口化學試驗班,是一支行走于變電站之間的電力醫生隊伍,承擔著海南電網公司北部片區102個變電站充油充氣設備的變壓器油和六氟化硫氣體預防性試驗工作,平均每人負責10座變電站。試驗、復測、預警,化學試驗班不斷完善班組管理水平,深化系統應用,以高效嚴謹的作風消除電網隱患,提升供電可靠性,該班榮獲2019年底南方電網公司“五星班組”。
高標準降低大風險
每一臺主變1年做一次油微水檢測和色譜分析,每3年做一次油介損和油耐壓,海南電網北部片區102個變電站,200臺變壓器的“體檢”計劃,哪一臺已經完成體檢任務?哪一臺變壓器何時復查?詳細地記錄在班組的預試計劃表上。
化學試驗作為電力設備運行和維護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有效手段之一。“通過對變壓器的油質進行分析,可以判斷變壓器油品是否存在運行隱患。”試驗班副班長劉雪洋說,我們相當于醫生中的體檢師,提前檢測變壓器的運行狀態,防患于未然。
隨著電網的升級發展,供電設備越來越多,但班組作業流程越來越完善。“前往變電站現場取油、取氣,然后用玻璃器皿裝好,回到試驗室,再進行試驗,這是一套固定的流程。”副班長劉雪洋說,以取油樣色譜分析為例,一次取變壓器油60毫升,剩樣40毫升,加入5毫升的載氣,再經過震蕩抽取出平衡氣體,采用進樣注射器抽取1毫升平衡氣體注入色譜分析儀器中定性定量分析,“每一道工序都不容許有偏差”。
除了提升檢測流程標準,試驗數據反復比對外,試驗班還出臺了質量追溯和公分制考核等辦法,從制度上強化試驗的準確性,進一步降低風險。經統計,2019年,通過油質分析和色譜分析就排查出9臺變壓器存在高溫過熱或者內部放電故障,避免了重大事故的發生。
小系統發揮大作用
“我們建設五星班組就是不斷突破自我,不斷創新創造,對癥下藥解決問題的過程。”班長韋建玲說。
對于團隊來說,抓好試驗質量管理,需要錘煉生產班組系統運用的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升試驗質量管理效率。
如何更加熟練掌握系統運用?2019年,班組邀請專家團成員,對試驗班系統應用開展幫扶指導。試驗班結合短板,進行技能考核和現場系統查評審核,以評促改,不斷提升班組系統化應用管理水平。
在兩年前,班組做完試驗,出具紙質版的試驗報告就可以收工了,現在可不一樣,要把數據一一導入資產系統的維護檢修模塊,和前期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使結果更加精準,并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
在管理上,資產管理系統也發揮了大作用。從去年起,班組運用著系統具有的作業提醒和報警等功能,及時了解作業計劃與實際工作進度,及時申請補充修理物資,這樣既能降低人工作業成本,也可對實時工作狀態進行深度分析整理。
小發明解決大隱患
化學試驗班在日常六氟化硫氣體試驗工作中,常會遇到檢測設備與試驗設備對接口松動現象。“接口松動了,自然會導致工具掉落,或者不出氣的情況。”劉雪洋說,這類情況極易產生安全隱患。
為解決接口松動問題,班組成員利用休息時間,組織創新攻關,發明一款固定鎖扣,人員只需撥動手柄,就可使設備接頭扭緊。這款鎖扣的研制,大大降低試驗人員作業事故隱患,并且保護設備接頭,降低接頭損耗率。該項創新發明,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
“海口檢修部化學試驗班作為海南電網檢修分公司首批重點打造的星級班組,認真落實公司星級班組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在班組文化建設、信息系統應用、職工創新等方面樹立標桿,更是實現了海南電網檢修專業五星班組零突破。”檢修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邢鋒說。(伍昭靜 闕廖夫 呂博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