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萬立方米!
本網訊(陳磊)這是截至今年3月,三峽集團所屬長江環保集團在武漢市蔡甸區開展湖泊水環境治理工作的清淤量,按國際公認方式計算,這些從湖底清出的淤泥可以裝滿26150余個集裝箱。
在蔡甸區南部筆硯湖清淤現場,幾臺挖掘機同時作業,一車車淤泥被運到不遠處的堆場。“淤泥會在堆場存放一段時間,經過沉淀、晾曬干化,最后作為還耕的表層土壤進行再利用。”長江環保集團武漢市三峽清水入江水務公司有關負責人汪路介紹說。
▲ 武漢市蔡甸區筆硯湖清淤現場 攝影:湯偉
筆硯湖地處城郊,污染源主要來自周邊的農業生產活動。淤泥中基本沒有重金屬,但富含氮、磷、有機質等營養物質,淤積在水底時影響水質,但用作耕種卻非常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
據汪路介紹,清淤完成之后,還將實施湖泊岸線整治、水生植物種植等生態工程,最終目的是促進湖泊恢復自然生態,保證湖水水質長期維持優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要追根溯源、系統治療,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 武漢市蔡甸區金雞賽湖清淤現場 攝影:湯偉
蔡甸區地處漢江與長江匯流的三角地帶,北傍漢江、南臨通順河、東瀕長江,轄區內大小湖泊共有57個。
除湖泊水環境治理之外,長江環保集團湖北省區域公司實施的蔡甸東部區域清水入江PPP項目中,還包括蔡甸城關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和張灣街污水完善工程,新建雨水、污水管網,并開展徹底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 武漢市蔡甸區臨樟大道管網完善工程施工現場 攝影:陳磊
▲ 武漢市蔡甸區躍進社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施工現場 攝影:陳磊
蔡甸東部區域清水入江PPP項目的合作期長達20年,包括3年建設期和17年運營期。對此,汪路深有感觸,“生態環保項目一直有重建設輕運營的弊端,而17年的運營期幾乎將公司的命運和整個項目捆綁在一起”。
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湖泊清淤68萬立方米、新建管網35公里,已完成30余個公建單位及居民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作。
“這都是成果,這也是未來。”即使周末常常加班,但汪路依然干勁滿滿,他對長江大保護的未來充滿信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