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鄭州市總工會一行人員到大唐鞏義發電有限責任公司,舉行“趙紀龍勞模創新工作室”授牌儀式,并下發5萬元專項補助資金。這是該公司繼“大唐鞏義奮進號”創新工作室成立后,成立的第二個創新“孵化園”,標志著科技創新工作邁上了新高度、新臺階。
近年來,鞏義公司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努力創建創新基地,打造人才團隊,推動創新項目。截至目前,該公司依托創新工作室這一“孵化園”,累計取得5項科技成果、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河南公司級科技進步獎成果、2個被列為集團公司管理的科技項目。而今,“趙紀龍勞模創新工作室”成功授牌,標志著鞏義公司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潮流中又邁出堅實一步。
“趙紀龍勞模創新工作室”授牌儀式
讓創新力量在這里集聚
“大唐鞏義奮進號”創新工作室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以“根植實踐謀創新,立足崗位求奮進”為主旨,緊跟鞏義公司工程建設、生產準備、調試生產全過程。作為集團命名的第二批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室之一,“大唐鞏義奮進號”創新工作室在公司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在工程建設階段,該創新工作室不斷摸索先進安裝、檢修工藝,及時總結提煉了“0號高加應用與優化”“數字化水島”等13項技術創新成果,避免了機組每日深度調峰在75%THA負荷點的頻繁投退,提高了設備可靠性,減少污水排放,實現了“智慧水務”的在線水平衡,解決了公司在安裝及后續生產階段的重點、難點問題。
在生產準備階段,該創新工作室從安全生產經營角度出發,積極組織科技攻關,深挖技術沉淀,結合工程施工進度,以不同顏色、管徑、立體走向,繪制成可360°旋轉、放大、縮小查看的“巡線助手”,直觀模擬各個系統地下管道布置情況,為機組投運后維護人員提供了全面準確的地埋管道信息,降低檢修維護成本,提高事故判斷和處理效率。
進入調試生產階段,該創新工作室結合機組試運和生產經營需求,確立了“0號高加參與機組一次調頻的研究”“設備趨勢與傾向的量化管理”兩項科技創新攻關課題,豐富了機組一次調頻方案,及時提醒設備管理人員開展劣化的量化分析,將設備的趨勢與傾向管理通過數據結合,進行量化精確管理……
這些都是該創新工作室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詮釋。
讓智慧火花在這里迸發
該公司高度重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養,以勞動模范、高技能人才或職工先進為帶頭人,以生產經營一線技術人才為主體,充分吸納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先進人員、專業技術骨干、青年人才,依托項目組成科技創新團隊。
該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團隊在橫向借鑒同期同類型機組優化成果,縱向引導設計院進行設計優化的科技創新實踐中,先后完成深化汽輪機降熱耗優化;推進解決了低負荷0號高加投運問題,避免了機組深度調峰帶來的0號高加頻繁投退問題。
該創新工作室以多種方式吸納優秀人才,積極圍繞企業安全生產、降本增效、全面提升等方面,開展“金點子”合理化建議活動、技術攻關活動、“五小”活動、技術交流、技能培訓等活動,做好“名師帶高徒”的“傳、幫、帶”,不斷擴大創新的覆蓋面和輻射面,提高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相繼吸引了汽機專業的楊亞龍、熱控專業的黃振宇等多位高技術人才加入,接連攻克創新路上的困難與障礙,累計為該公司節約資金約202萬元。
聚團隊、抓項目、促發展,科技創新已成為鞏義公司發展的新引擎,創新工作室 “人人是專家、個個出成果”的目標,已經逐步變為現實。
讓勞模精神在這里綻放
勞模創新工作室不僅是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凝聚企業發展力量的精神脊梁。一直以來,該公司通過創新工作室打造勞模品牌,放大先進效應,團結和動員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群眾性創新實踐,加快形成人人敢創新、人人會創新、人人善創新的良好局面。
“把簡單的事情做到120%,就是創新。”這是黃宏敏和康志勇等勞模踏入工作室時說的話語。轉眼五年過去了,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不懈創新、勤勉開拓的勞模精神,用不變的執著和堅守感染著身邊的職工。
今年5月,面對鞏義公司首次1號機組C級檢修任務,該創新工作室成員楊亞龍等人主動請纓,紛紛參與到“主汽門門桿漏氣改造”“低旁降溫水系統改造”“軸封系統改造”等多項技改中。尤其在機組真空系統治理工作中,經過不懈攻關,極大提高了機組的節能降耗經濟性。該工作室結合機組C級檢修,精準實施“空預器防堵綜合治理”工作,創新應用“噴氨格柵改造、煙氣動力場優化、安裝稀釋風預除塵裝置”等組合拳,取得較好效果。
從“一人之力”變為“眾人之力”,從“一人之智”變成“眾人之智”,隨著創新工作室示范作用的深度發揮,越來越多的職工參與到科技攻關、技術創新中。鞏義公司將繼續以創新工作室為依托,勇于開拓、探索實踐、創新攻堅,凝聚高質量發展的動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