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以適應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發展需求,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其中,公司所屬成都院參與編制了四川省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
2020年12月,為貫徹落實雙碳目標,和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要求,滿足“十四五”及未來電力系統對抽水蓄能的需求,國家能源局啟動全國新一輪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編制工作。2021年1月,四川省能源局委托成都院牽頭編制四川省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2021年6月,成都院編制完成《四川省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需求》,并上報國家能源局。9月,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規劃》。
2018年以來,成都院結合能源電力發展新形勢,充分發揮自身系統規劃能力,超前啟動了全省的抽水蓄能站址普查工作查明資源站點182個,通過現場查勘和分析提出46個常規抽水蓄能普查站點,并在此基礎上考慮混蓄的建設條件,推薦20個抽水蓄能重點規劃比選站址。開展多次、多專業有針對性的現場綜合查勘,以及重點站址工程設計工作。針對水電大省建設抽蓄的需求和必要性問題,全面梳理了四川未來的能源電力需求和雙碳目標下各類電源的可能發展,尤其是充分分析四川眾多水電的實際調峰能力和電網網架分區特點,通過電源擴展優化,深入論證出合理的需求規模,以支撐抽蓄站址的選擇。規劃過程中,成都院多次與四川省電力公司交流討論抽水蓄能研究成果,并向省能源局匯報規劃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后提交四川省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文本。
根據《規劃》,全國抽水蓄能電站重點實施項目達4.21億千瓦,儲備項目3.05億千瓦。其中,四川省“十四五”重點實施、“十五五”重點實施和項目儲備合計納入規劃的共有16個站址,合計規模近2000萬千瓦,包括負荷中心大邑等9個站址、電源側道孚等7個站址。初步測算,四川省“十四五”、“十五五”期間實施項目投資近600億元,其建設和運行將增加地方稅收,改善地區基礎設施、拉動就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發展生態旅游、助力鄉村振興,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最重要是,抽水蓄能電站有利于滿足成都等負荷中心調峰需要,促進川西地區新能源的開發和消納,有利于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