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网在线观看,自拍偷拍亚洲视频,99久久久,成人精品一二三区,明星一级毛片,中文字幕在线色,日韩www.

當前位置: 首頁 > 節能環保 > 焦點頭條

十年一次的重大國情調查,介紹了哪些生態環境新進展

北京日報發布時間:2020-06-11 13:33:08  作者:李如意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污染源普查是依據《全國污染源普查條例》,每十年開展一次的重大國情調查。過去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快速改善的十年,從這次普查結果數據也能看得出來這十年的變化。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

  據介紹,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于2017—2019年開展,普查標準時點為2017年12月31日,時期資料為2017年度。

  本次普查在國務院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部署下,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歷經前期準備、全面普查、總結發布三個階段,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有污染源的單位和個體經營戶進行了全面調查。本次普查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要求,建立了覆蓋全過程、全人員的質量管理制度,保證了普查結果真實、準確和全面,達到了既定的工作目標,圓滿完成了任務。根據《公報》,本次普查對象為358.32萬個(不含移動源),包括工業源247. 74萬個,畜禽規模養殖場37.88萬個,生活源63.95萬個,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8.40萬個;以行政區為單位的普查對象數量3497個。

  本次普查摸清了各類污染源基本情況,了解了污染源數量、結構和分布狀況,掌握了國家、區域、流域、行業污染物產生、排放和處理情況,建立健全了重點污染源檔案、污染源信息數據庫和環境統計平臺,為加強污染源管理、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防控環境風險、服務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提供了依據。

  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排放強度較大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本次普查掌握了各類污染物產生、排放與處理情況,化學需氧量2143.98萬噸,總氮304.14萬噸,氨氮96.34萬噸。從排放量來看,長江、珠江和淮河流域因流域面積大、涉及省份多,化學需氧量、總氮、氨氮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從排放強度來看,海河、遼河和淮河流域單位水資源的污染物排放強度較大。全國大氣污染物排放情況為:氮氧化物1785.22萬噸,顆粒物1684.05萬噸,二氧化硫696.32萬噸。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和汾渭平原是我國大氣污染物單位面積排放強度較大的地區。

  2017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8.68億噸,綜合利用量為20.62億噸,處置量為9.43億噸,本年貯存量為9.31億噸。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遼寧五省一般工業固廢產生量占全國42.43%,山東、河北、山西、安徽和江蘇五省一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占全國的39. 82%。全國秸稈產生量為8.05億噸,利用量為5.85億噸。

  氮氧化物等四項污染物排放超過千萬噸

  趙英民介紹,通過普查,當前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另一方面普查也反映了幾個問題。

  一是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這四項污染物的排放量都超過了千萬噸,而這四項污染物對我們當前無論是大氣還是水的環境質量改善都至關重要,這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重點。

  二是農業源、生活源對水污染物排放貢獻比較大,機動車對氮氧化物的排放貢獻大,工業、生活和機動車對揮發性有機物的貢獻大,這些污染源涉及的主體多,而且和過去傳統的集中排放不同,這些領域很多是無組織排放,或者是面源排放,因此治理和監管的難度都比較大。

  三是農村和西部環?;A設施相對全國或者相對東部地區還是滯后,需要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

  四是重點流域和重點區域的排放強度大,這些流域區域的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任務艱巨。

  五是通過普查,反映出我國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通過普查,我們覺得這些問題為下一步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摸清了家底,指明了方向,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努力,攻堅克難,最后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十年間,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

  趙英民介紹,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07年12月31日,這次的標準時點是2017年12月31日,整整相差了十年。過去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是我們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快速改善的十年。從這次普查結果數據也能看得出來這十年的變化,主要有三方面變化: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72%、46%和34%,體現了我們國家近年來污染防治所取得的巨大成效。

  二是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一方面重點行業產能集中度提高。和2007年相比,全國造紙、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產品產量分別增加了61%、50%和71%,企業數量分別減少了24%、50%和37%,產量增加了,企業數量減少了,單個企業平均產量分別提高了113%、202%、170%。另外,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和2007年相比,還是上述行業,造紙行業化學需氧量減少了84%,鋼鐵行業二氧化硫減少了54%,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減少了23%。由此可見,過去十年經濟發展質量在提升,企業數量少了,但是產能集中度高了,在產品產量增加的同時,污染物排放量在大幅度下降,也就是單位產品的排污量在大幅下降。

  三是污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脫硫、除塵等設施數量分別是2007年的2.4倍、3.3倍和5倍,都是數倍于十年前污染治理設施的數量。生活垃圾處置廠的數量十年間增加了86%,其中垃圾焚燒廠的數量增加了303%,焚燒處理量增加了577%,焚燒處理量比例由十年前的8%提高到了27%。通過和一污普結果的比較,可以看出十年來我們國家在生態環境方面取得的成就。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