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特指一種崇高的精神。運之魂,就是變電運行的精神。運之魂最初是呼和浩特供電局變電運行專業一個以共產黨員為主要成員的創新工作室的名字,就是這間不足30平米的小小的創新工作室,卻以六年完成5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令人刮目相看,先后榮獲“內蒙古電力公司工人先鋒號”、“全國工人先鋒號”的殊榮,被內蒙古電力工會、呼和浩特市總工會命名為“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為首府供電變電運行工區引領凝聚黨員科技創新的一面旗幟。
呼和浩特供電局運之魂創新工作室成立六年來,在上級黨政工的正確領導下,共完成科技創新成果50余項,先后榮獲全國水利水電協會、華北電力工委、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電力公司、呼和浩特供電局表彰獎勵。工作室先后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電力行業QC成果獎、內蒙古自治區質量科技獎、內蒙古電力公司工人先鋒號、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三星級創新工作室等榮譽,被內蒙古電力工會、呼和浩特市總工會命名為“職工創新工作室”。
在職工創新活動中,創新工作室形成了學習有“方”、活動有“臺”、身邊有“網”、技術有“招”、創新有“星”的職工創新工作新模式。
一、學習有“方”,提素質
學有方,必有成,方是規矩,學只要有規矩有方法,才能有成效。安全生產是首府供電的魂,變電運行是創新工作的根。工作室首先把建章立制和學習教育擺在首要位置,動態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創新隊伍建設,制定了工作標準等規章制度10余項。認真查找生產中的技術難點、熱點問題,作為創新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創新工作作為加強安全生產和運行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不斷提升創新小組和創新隊伍的凝聚力。嚴格規定要求,強化理論學習,創新教育方法,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特色。開展生動的形式多樣的創新活動,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到浙江省職工創新基地以及系統內兄弟單位創新工作室學習參觀。緊密結合安全生產實際和變電運行管理技術熱點和難點,通過自辦、聯辦技術培訓,外出學習培訓,解讀安全生產和變電運行前沿理論。購置發放技術書籍,豐富職工學習資料,解答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組織舉辦“專題培訓”、“創新講堂”等,提升職工素質。結合工作實際,組織修編《變電站標準化作業指導書》手冊,開展實際操作演練,規范生產作業流程。結合變電運行實際工作,開展“合理化建議”、“QC成果”、“經濟技術創新成果”評比等貼近實際的活動,激發職工愛崗敬業熱情。按照《創新工作室管理辦法》,不斷規范創新工作流程,積極吸納優秀人才加入創新隊伍。形成了“人人有責任、人人想創新,人人能創新”的良好機制,為創新活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二、活動有“臺”,展風采
創新工作室圍繞安全生產和運行管理,創新工作室活動方式和載體,為工作室成員發揮作用搭建五大平臺。一是管好用好“網上職工創新工作室”,刊載生產知識、技術問答、培訓課件等,拓寬視野,開放學習,溝通交流,共享資源。二是制作匯編了創新工作室管理手冊、成果匯編、共同愿景等手冊,宣傳創新工作,展示職工風采,增強創新工作的輻射面和影響力。三是結合“科技項目”、“合理化建議“、“QC成果”、“職工創新項目”征集活動,拓寬創新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四是發揮“蒙電基層黨組織建設示范點”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體現“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創新先鋒作用。五是開展交流學習活動,形成內部有學習、外部有交流的制度體系,學習交流機制逐步完善,促進創新工作不斷推向深入。
三、身邊有“網”,傳信息
創新工作室根據變電站點多面廣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各站開通局域網的特點,建設了本單位的網頁,設置了“技術培訓”、“創新成果”、“管理動態”等專欄,宣傳創新工作的方針政策和上級工作部署,及時有效發布信息,把科技創新的聲音延伸到各個班站。加強技術培訓練兵,持續開展了“以講促學”、“以考促學”、“一人一班一題”活動,促進人員技術水平提升。充分發揮微信平臺使用方便、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的特點,搭上信息直通車,把創新工作延伸到手機上,通過微信群,在第一時間把上級的指示要求和安全生產、科技創新信息傳達到各個創新小組和廣大職工當中,及時給創新工作室成員傳遞動態信息、分享學習資料、聆聽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有效推動了創新工作數字化、信息化。
四、技術有“招”,保安全
作為基層創新工作的陣地,解決生產技術難題,服務安全生產是創新工作的首要任務和生命源泉。創新工作室在上級的大力支持下,充分發揮勞動模范和先進人物的榜樣作用,組成創新團隊,匯聚變電運行優秀人才,組織帶領技術骨干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技術攻關。六年來,完成重要科技創新項目6項,全部運用到生產實際當中。其中承擔的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變電站可視化在線防誤系統》,經過國網、南網和公司系統領導、專家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得內蒙古電力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入選公司“十二五”科技成就展示。與此同時,創新工作室重點引導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積極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組織專業骨干赴500千伏可鎮變電站和220千伏科爾沁變電站開展“運之魂創新示范群體在前行”主題活動。連續五年派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公司工會、生產部組織的《變電站標準化管理條例》宣貫、標準化變電站考評驗收、“管理標準化班組”查評。派出技術骨干到呼供農電分局開展技術支援。參加公司、呼供科技創新大會和青年創新論壇,受到公司表彰。赴兄弟單位創新工作室參觀學習,汲取經驗。以黨員站長為先鋒,全面做好標準化變電站建設,帶動運行管理水平提升。
五、創新有“星”,攀高峰
創新項目緊密結合安全生產實際,解決日常運行管理和生產當中存在的問題。五年來,創新項目和成果落地生根,服務生產,取得累累碩果。《數字化保電綜合管理信息平臺》覆蓋全局保電任務流程和發布,規范了全局保電工作。《職工技術培訓網絡平臺》依托局域網,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變電站職工點多面廣,集中學習比較困難的問題。《輸變電設備精確測溫及紅外圖譜數據庫建設》提升了測溫技術水平。《變電站可視化在線防誤系統》科技項目經過來自國網、南網以及公司系統領導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變電站智能一體化防誤系統》將二次壓板、線路側驗電等統一納入“五防”系統,實現了倒閘操作全過程“防止誤操作”在線實時監控,為公司提供了“在線防誤”典型方案。申報的“自動檢測式箱式變電站”等4項成果獲得專利授權。 “縮短備用站變電源失電時間”、“運用二維碼信息技術提高變電站巡檢效率”、“減少電纜溝進水量”、“超視距近距離觀測裝置的研制”等多項QC成果榮獲全國水電協會和自治區表彰。
六年來,運之魂創新工作室立足變電運行實際,豐富創新活動內容,抓學習、抓技術、抓管理,搭平臺、提素質、展風采,建好用好管好職工創新工作室,構筑了職工科技創新的有效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