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網訊 1月8日,“霸王”級寒潮讓寧海縣黃坦鎮浙江回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岳東的心里一陣陣抽搐。公司生產車間上千斤黃精“躺”在蒸灶上無法及時烘蒸,眼看就要變成一堆廢渣。這仿佛寒風吹進了他的心,冰涼冰涼的。“嗞”地一聲,一輛黃色工程搶修車停在了大門口。看到幾個穿著國家電網浙江(寧海)紅船共產黨員服務隊紅馬甲的搶修人員踏冰而來,張岳東臉上蕩漾起春色。
“當下正是大批山黃精蒸烘的關鍵時刻,卻不知道什么原因,廠里的電沒了,我們急死了。”“張總,您放心,我們盡早排除故障,保證你廠里的山貨能及時蒸烘。”顧不上搓一搓凍得發紫的雙手,服務隊隊員周景波、盧凌志當即開始故障排查。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是生產車間的空開壞了。兩名隊員立馬從帶來的工具箱里找出了參數符合的備品。僅僅十幾分鐘,烘箱發出“滴”地一聲,表明電有了。張岳東迫不及待地推上了烘箱的啟動開關,很快升起了帶著藥香味的騰騰熱氣。“電力紅馬甲的服務,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溫暖了農戶的心。”張岳東緊緊地握住了兩名隊員的雙手。
據張岳東介紹,回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著1400多畝山黃精,是寧波地區最大的山黃精種植基地,也是浙江省種植業“五園”示范基地。這幾天,公司收進了上千斤的山黃精,正準備進行九蒸九曬,誰知烘蒸機卻沒有了電。張岳東說山黃精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有“北有人參,南有黃精”之美稱。鮮黃精必須經過12小時的蒸制,才可以出籠。如果無電可用,黃精就要變寶為渣了,預計將損失約10萬元。張岳東向國網寧海縣供電公司岔路供電所撥去了求援電話,但想到天寒地凍山區交通不便,他的心又是七上八下地擔心起搶修人員是否會來。誰知道30分鐘不到,穿著紅馬甲的搶修人員就來到了公司。“有電力紅船護航,咱百姓農業發展大有希望,我們的黃精真要變‘黃金’了。”聞著蒸籠里噴出的黃精香氣和烘箱里透出的藥香味,張岳東再次發出了心中的贊嘆。
山區的氣溫已降至零下6度,張岳東熱情地招呼兩名“紅馬甲”在公司坐一會兒,品嘗下剛出爐的黃精。但兩名隊員還是一溜煙地鉆進工程搶修車,向海拔600多米雙峰山區駛去。在那里,他們還要對寒潮中的山區線路進行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