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山西省統計局發布1--2月山西工業經濟運行報告,報告顯示,1-2月,山西省電力工業實現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44.8%,占全省工業利潤比重為69.6%,首次取代煤炭工業成為全省工業中利潤最大的行業。
數據顯示,1-2月,全省工業40個行業大類中, 22個行業凈虧損。18個行業利潤較上年同期減少。全省工業虧損企業單位數1831戶,同比增長13.2%。虧損面47%,居全國第二,其中,煤炭工業、焦炭工業、有色金屬工業過半數企業虧損。虧損企業虧損額(逆指標)88.7億元,同比增長17.3%,虧損集中于煤炭(40.2億元)、焦炭(9.3億元)、化工(7.8億元)、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7億元)。
報告稱,山西煤炭行業經營持續困難,煤炭價格持續下跌。2014年電煤長協合同拉鋸談判中,煤炭企業最終下調價格40元-70元/噸。2月份,山西煤炭價格指數為86.4%,1-2月,山西煤炭價格指數為86.7%。3月24日發布的中國太原煤炭交易綜合價格指數為88.18點,較上期下降1.72點,遭遇“七連跌”態勢,連續刷新該指數發布以來新低。
據山西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師曾浩介紹,“目前山西當地煤炭價格已經低于去年最低價格。”同時,晉煤外運成本明顯增大。2月15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將鐵路運價上調1.5分/噸公里。運價從之前的平均每噸公里13.01分提高到14.51分,漲幅約為11.53%。(賈科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