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黄网在线观看,自拍偷拍亚洲视频,99久久久,成人精品一二三区,明星一级毛片,中文字幕在线色,日韩www.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深度閱讀

50%、80% 這兩個數字對可再生能源發展意味著什么

上海證券報發布時間:2021-04-02 23:25:20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李創軍30日在國新辦就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透露,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同時,預計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比重將超過50%。

“總體來看,‘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邊界條件、發展邏輯及發展機制都將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李創軍介紹。

裝機消費占比都將超50%

李創軍表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主要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大規模發展。在“十三五”基礎上,“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年均裝機規模將有大幅提升,裝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

二是高比例發展。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將持續提升,到“十四五”末,預計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比重將超過50%,可再生能源將從原來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補充,變為能源電力消費增量的主體。

三是市場化發展。將進一步發揮市場在可再生能源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從今年開始風電光伏發展將進入平價階段,擺脫對財政補貼的依賴,實現市場化發展、競爭化發展。

四是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將通過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既實現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也實現高水平的消納利用,更加有力地保障電力可靠穩定供應,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

平價時代來到后新能源的發展不再需要補貼,但許多存量可再生能源項目仍然存在補貼拖欠問題,導致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如何徹底解決這部分補貼缺口?同時如何讓綠色電力證書發揮更大作用?

對此,李創軍回應稱,對這個問題國家高度重視,國家能源局會同相關部門進行了積極研究,探索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來解決補貼拖欠的問題。此前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引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進風電和光伏發電等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這個文件針對可再生能源補貼拖欠、補貼資金滯后、導致企業資金緊張等問題提出了紓困辦法。后續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抓好各項政策落地,逐步緩解并最終解決補貼拖欠問題。

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

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黃學農表示,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多措并舉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納利用,主要有三方面舉措。

在滿足碳達峰碳中和需求的前提下,結合各個地區的新能源資源條件,包括土地等建設條件,特別是充分利用中東部地區相對較大的新能源并網消納空間,積極推動新能源就地開發利用。在西部地區、北部地區,新能源資源富集地區,我們要科學規劃、布局一批以新能源為主的電源基地和電力輸送通道,實現新能源電力全局優化配置。

大力提升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能力。在發電側,加強火電靈活性改造,包括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天然氣調峰電站的建設。在電網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資源優化配置能力,特別要發揮大電網資源互濟的作用。在用戶側,推進終端電能替代特別是綠色電能替代,提高需求側響應能力。另外,加快儲能的規模化發展,推動電力系統全面數字化,構建高效、智慧的調度運行體系。

“一輛電動汽車就可能成為電力系統的一個儲能裝置,如果成千上萬大規模的電動汽車,那對系統是非常有利的因素。所以我們要加快推動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是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另一方面也能促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黃學農認為。

黃學農還提到,新能源具有波動性、間歇性特點,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要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通過裝備技術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多種能源方式互聯互濟、源網荷儲深度融合,來實現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慧靈活、經濟高效等目標。

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增量比重將達到80%

據介紹,“十三五”時期,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12.1%提高到15.9%,平均每年提高了0.76個百分點。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要達到25%左右,今后十年平均每年要提高0.9個百分點,相當于平均每年要增加非化石能源大約7000萬噸標準煤,任務確實非常艱巨。國家能源局正在深入研究擬定相關政策措施,準備從四個方面加大力度推動非化石能源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李福龍透露,正在研究擬定“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和分領域能源規劃,把發展非化石能源,推動能源低碳轉型放在突出位置,初步測算“十四五”時期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增量的比重將達到80%,比“十三五”要提高20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將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為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5%左右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做好國家能源規劃、省級能源規劃的銜接工作,把推進低碳轉型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李福龍進一步介紹,一方面要持續加強新能源電力消納和跨區輸送能力建設,有序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的集中式開發,積極推進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另一方面要加大新能源的就地開發利用,積極發展分布式能源,特別是推動中東部地區發展分布式的光伏發電、分散式的風電。

“繼續實施火電靈活性改造,在氣源有保障的條件下,因地制宜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新型儲能的研發應用。” 李福龍說。





評論

用戶名:   匿名發表  
密碼:  
驗證碼:
最新評論0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